第349章 皇帝和太子,天然矛盾体-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关键此事于谦还不知道呢!

    这要知道……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“于谦在哪呢?”朱祁钰有点慌。

    “回皇爷,在通州练兵呢。”冯孝苦笑道。

    “把他送去通州,让于谦发落吧。”朱祁钰心累。

    胡贵菊跪在地上:“陛下,漭儿犯下大错,您打他罚他都行,总不能杀了他吧!”

    一听杀,朱见漭打了个哆嗦。

    他自幼就在于谦家中学习,太知道那幅墨宝对于谦的意义了,所以他污了墨宝之后,立刻逃回宫里找他亲娘,然后来求他爹。

    “你这不是淘气,是作死啊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生气道:“你知不知道,你污了那幅墨宝,传到民间去,民间那些文人会怎么骂你?”

    “李白传世珍宝,就那么几件!”

    “朕都不敢靠近看,生怕呼出一口气,坏了墨宝,你可倒好,给毁了!”

    “这是李白的墨宝啊,天下文人奉之为圣物的宝贝呀,你可知民间会怎么唾骂你?”

    “朕让你去跟于谦学习的,不是去拆家的!”

    朱祁钰都想掐死这个儿子。

    这里面最大的政治问题,不是于谦,而是民间的舆论。

    若是藩王,可以不在乎舆论,可若这个藩王,想争太子之位呢?舆论就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   朱见漭撇着嘴哭,他也不是故意的,就是趁着于谦不在家,偷着去看的,怎知倒霉,把墨泼上了。

    “你还有脸哭?该哭的是天下文人啊!”

    朱祁钰又想踹他,却被冯孝拽住:“皇爷,墨宝已经毁了,总不能把皇子给打杀了吧?”

    “胡妃,你是读过书的,你看该怎么办?”朱祁钰气哼哼坐下。

    “臣妾也不知道。”胡贵菊眼泪飚出来了。

    儿子平时淘气,是个不安分的性子,但还算听话,没捅大篓子,这回好了,大篓子来了。

    这件事的症结不是于谦,而是天下文人的态度。

    别忘了。

    皇帝是想给老四一个争皇位的机会的,结果他可倒好,自己给玩没了。

    “要不就打死他算了。”朱祁钰无力道。

    胡贵菊顿时哭起来,她有三子一女,当属老四最聪明,性子不安分,却最得老师们喜欢,都说他是个成大事的。

    再说,这是亲儿子啊。

    她哭声越来越大,弄得朱祁钰心烦。

    “老四,你就这么看着你娘哭,一点都不心疼?书里学来的孝道呢?让狗吃了!”朱祁钰更生气。

    朱见漭浑身一哆嗦,立刻爬过来,磕头:“请母亲止泪,儿臣愿一人做事一人当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当啊?”朱祁钰问他。

    “以死谢罪。”

    胡贵菊满脸惊恐,刚要说话,却被皇帝横了一眼,立刻垂下头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
    “死?多么容易啊。”

    “眼睛一闭,什么烦恼都没有了。”

    “但你闯下的祸解决了吗?你是不知道了,却留给活人一个烂摊子,让朕,让你母妃来解决。”

    “人这一生,最简单的事就是逃避。”

    “最难的是面对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道:“老四,你今年已经十四岁了,算是成年人了,遇到了事该懂得如何面对。”

    “而不是出了事,就往宫里跑,跟你娘哭鼻子,求你爹帮你擦屁股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懦夫才做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朕让你去面对,去解决这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明天一早,你去通州,向于谦负荆请罪,也好好想想,该如何堵住这悠悠之口。”

    朱见漭本以为他爹会抽死他呢。

    却没想到,他爹没打他,而是教导他做人的道理,然后让他去自己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不会真要杀了他吧?

    他有些惊恐地看向母亲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谢谢你父皇。”胡贵菊也松了口气,于谦肯定是不能打死皇子的。

    只要不死,怎么着都行。

    这皮猴子也该收拾收拾了,不然非得把天捅破了才是。

    你也是的,宫里那么多宝贝你不毁了,非得跑去于谦家里,毁人家的东西干嘛?毁自己家的东西,最多被你爹抽几鞭子,唉。

    朱祁钰把胡贵菊拉起来:“你以后也是,好好在宫中待着,别被这混小子拿出来当挡箭牌,别听风就是雨,注意着身子。”

    “臣妾知道了。”胡贵菊坐在椅子上。

    朱祁钰扭头横了眼老四:“你娘岁数不小了,经不起你这么折腾了?再折腾你娘,朕就拆了你的骨头,抓紧滚!”

    “儿臣知错,再也不敢劳烦母亲,儿臣告退。”朱见漭恭恭敬敬磕三个头,才告退。

    朱祁钰对胡贵菊说:“没事了,你也别哭了,那混小子鬼主意多着呢,别被他可怜巴巴的样子给骗了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漭儿不这样的。”胡贵菊可不信自己儿子心眼多。

    “你呀,是在局中,看不透这个局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也不解释了,安慰她几句,便让她回宫歇息了。

    等胡妃刚走。

    朱祁钰脸色阴沉下来:“冯孝,有人对朕的儿子下手了!”

    冯孝立刻跪在地上。

    “朕前脚刚和丘濬说,要让老四争一争。”

    “转头就断了老四的路。”

    “还用于谦的名头。”

    “朕说呢,为何忽然传出流言,说于谦造反呢,原来在这等着呢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面容森冷:“老四也蠢,毁了李白的墨宝,将把柄主动送上来。”

    冯孝神情惊恐:“皇爷,肯定和太子无关,估计是下面的人,自作主张。”

    真无关?

    朱祁钰眯着眼睛。

    “皇爷,皇子们是要分封出去的,太子没必要打压弟弟们,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名声更差。”

    “再说了,您只是放出风声,并没有动太子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奴婢怀疑这是有心人推动的。”

    冯孝帮太子说话?

    朱祁钰凝眉道:“为了从龙之功,连朕的亲儿子都敢离间?让许感亲自去查,看看到底是谁干的!”

    “奴婢遵旨!”冯孝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其实还有一种可能。

    有人故意制造皇帝和太子的矛盾,让中枢陷入内斗,这样中枢对地方的管控就会大大降低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大一统王朝,内部就会不停撕咬,不停政斗。

    因为所有既得利益者,都想让中枢斗,斗得越厉害,就越看不到地方,最后把国家都能斗没了。

    这样最符合他们的利益。

    这些年,朱祁钰一直伪装成和善的模样,很少动怒,很少杀人,就是为了新政的推行。

    他在极力压制心底的怀疑,极力伪装成圣君。

    给大明最宽松的政治环境。

    就是想让大明上下快速发展。

    有些时候,他明明该排除异己的,可他没有。

    朱祁钰目光闪烁,难道还要忍耐吗?把苦心造诣创造的大盛世,一手推翻吗?

    这次断绝老四的继位之举。

    就是对皇权的挑衅。

    皇权的传承,是皇帝说了算的,而不是臣子来左右的,即便左右,也不能用这些阴险招数。

    翌日一早,朱见漭出京去通州了。

    下了早朝。

    朱祁钰把重臣留下来:“截止到今天,全国所有城市,都用沥青路连接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朕还从奥斯曼帝国进口了一百万艘船的石油。”

    “继续修,把城市和乡村也连接起来,一个城市有一条路还不够,最好要有两条路,甚至多条路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就是堤坝要多建,桥梁多建。”

    一边说一边进养心殿。

    “你们看看,这是英国国王给朕的亲笔信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坐在御座之上:“据朕所知,非洲是欧罗巴的殖民地,楚王想分封过去,必须得和欧罗巴几个国家达成一致。”

    “朕就给英王写了一封信,你们看到的是回信。”

    “英王可以支持楚王就藩,但他想要一些好处,尤其是在南洋的好处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年,西葡来到南洋,发现了这个宝藏,惹得欧罗巴诸国垂涎此地。”

    “但同样的,也可以用印度的利益,和英王交易。”

    “印度不止大明垂涎,欧罗巴诸国都垂涎着呢。”

    “印度是大明产品的倾销地,而印度的粮食和棉花,是大明不可或缺的货物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朕是反对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这世上没有不付出就能品尝到的午餐,朕打算让渡些利益,等楚王站稳脚跟后,咱们打回来便是。”

    朝臣轮流看完信件。

    耿九畴率先开口:“没有英国,也有奥斯曼,印度这块肥肉,不如抛出去,让他们去抢。”

    “楚王分封的地方,毗邻奥斯曼帝国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现在应该是谁也不得罪。”

    “大明在印度的利益虽大,但还没大到不许任何势力进入的份上。”

    “但这让渡必须要有一个前提。”

    耿九畴走到地图前,指着孟加拉:“咱们占据了这个地方之后,再讨论让渡问题。”

    就是说,占据了孟加拉,印度就变成了大明嘴边的肥肉。

    大明想吃的时候,挥兵向西,就能吃进来。

    不想吃,就和英法、奥斯曼分割这块肥肉,等到某一天大明不想分了,就把他们也顺便吃进去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