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而广西一百五十万大军,唾手可得。” “若陛下赐下军号,再辅以教导,日后必形成一股强大战斗力,可为陛下开疆拓土。” 王竑是真阴啊。 用战争的方式消耗掉人家。 朱祁钰颔首:“就赐号广西狼兵,填充到各地的,皆以狼兵为名。” “礼部设计一套狼兵军服,彰显气势。” “军备也按照明军制式军队提供。” “每人多赐一枚狼兵徽章,彰显不同。” 反正您有钱,就折腾呗。 “海边倭寇连年袭扰,就让狼兵会会他们。” “用狼兵,也得用狼将。” “令方瑛、朱仪、欧信,从部下中遴选将才,为中枢所用。” “都是汉人,没有你我之分,都是一家人。” 朱祁钰笑道。 很快,就会出现浙江狼兵、江西狼兵、湖南狼兵。 他又偷换概念了。 大汉族主义。 “对了,方瑛和朱仪上的奏疏,诸卿看了吧?”朱祁钰道。 “回陛下,伶人唱戏的方式,虽然不雅,却有大用,微臣已经责令礼部,编改更多的戏曲。” 白圭出班道。 朝臣也没想到,戏曲的作用这么大。 “戏曲要多编,尤其是忠君报国的戏曲,历朝历代,可歌可泣的故事不胜枚举。” “还要配合连环画,朕会令宫中画师多多画,然后刊刻出来,送去天下各地。” “诸卿都是饱学之士。” “朕就给你们个任务,回家后给礼部编一个忠君报国的故事,可以是历史存在的,也可以是虚构的人物。” “不限题材,不限人物,天马行空,想到什么就写什么,朕相信你们的能力。” “本朝的也可以编,比如于谦,挽大明于水火。” 于谦吓得跪在地上,连说不敢。 朱祁钰笑着让他起来,继续道:“戏曲要多,不止要用在教化蛮人上,教化汉民,也可以用戏曲。” “除了忠君报国,就是尊崇孝道、尊师重道等等,都要弘扬,大明以孝德治国,民间也要学习。” “再去南京,找些庙观,移去广西,朕让僧录司和道录司去做。” “还有,伶人稀缺啊。” “以后被充入教坊司的,以后不许拿出来接客,全都学戏,去各地唱戏去,唱得好的,不止还其清白身,还可做教坊司的官!” “以前教坊司的奉銮是九品官,以后提为和僧录司同级,为六品官。” “民间的孤女,由内帑供养起来,统统进入教坊司学唱戏,吃穿用度朕包了。” “教坊司的奉銮呢?” 朱祁钰叫了一声。 九品官,站在外面都没资格。 尤其是教坊司的,哪里有资格进宫呢。 “传旨,以后教坊司,不许男人出入,奉銮及教坊司所有官吏,由太监和妇人担任。” “教坊司不再是藏污纳垢之地!” “进入教坊司的,是清白妇人,出来的也是清白的,任何人不许歧视。” “具体如何行事,礼部拿出个章程,然后内阁拟定圣旨,昭告天下,让天下百姓知道,教坊司是学戏的地方,而不是腌臜地。” “以后被充入教坊司的妇人,无特殊情况,不可轻辱,男子犯错,和妇人何干?” “教坊司下设教坊局,里面可招男子学戏,学戏的人要多多的。” “以后僧录司和道录司合并,为宗录司,不止分佛道、还有景教、回回教、喇嘛教等等,都要有人任职。” “不止要任职,还要对宗.教书籍精通、教义精通,还要嘴皮子利索,善于辩经,能言善辩。” “别招一帮酒囊饭袋!” “朝堂不养酒囊饭袋,被朕发现了,招他的人诛九族,他本人诛十族!” “招天下精华入宗录司,天下所有宗.教,传道传教者,必须要有度牒,度牒就由宗录司发放。” “信仰者,香火、祭祀品必须去巡捕营购买。” “任何教,不设田亩,不许占有任何田地,发现者,杀无赦!” “无度牒传道者,诛九族!” “宗录司派人下去查,一年查一遍。” “具体的章程,由礼部拟定,拟定后送去内阁,内阁修改后,送去司礼监,最后送到朕这里。” 朱祁钰要把宗.教.权攥在中枢。 尤其是修改教义的权力,这个权力是最大的。 白圭跪在地上:“微臣遵旨。” “对了,钦天监也不能永远空着。” 朱祁钰道:“从民间征召一批天文历法的人才,充入钦天监,修订历法。” 修订历法极为重要。 历朝历代就非常非常重视。 一直有很多谬论,认为华夏历法落后。 其实这是西方给东方灌输的理念罢了,华夏历法是最先进的。 比如说华夏古人以为天圆地方,那是巨大的错误。 汉朝时就已经有了地球是圆的这种说法,张衡的浑天仪就是佐证。 长久以来,古人一直争论。 直到元朝,郭守敬制定《授时历》时,在27个点观测北极星高度,最南端在南海,最北端在北海,发现两者之间相差50°,不同地点北极星高度存在差别,由此确认纬度存在。(唐朝僧人的《大衍历》时就发现了) 制定《西征庚午元历》时,耶律楚材同时测量了寻斯干城和开封城的月食,发现寻斯干城的月食比开封的早了约1更半,由此发现了经度的存在。 赵友钦在《革象新书》中指出,“测北极出地高下(纬度差异),及东西各方月食之时刻早晚(经度差异),皆地体浑圆,地度上应天度之证。” 元朝造出了世界第一颗地球仪。 《元史》记载:“其制以木为圆球,七分为水,其色绿,三分为土地,其色白。画江河湖海,脉络贯串于其中。画作小方井,以计幅圆之广袤、道里之远近。” 明朝的天文历法,仍然远远领先于世界。 “陛下,您朕要重修历法?”胡濙语气颤抖。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。 只有盛世,皇帝才能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,修正历法。 历法是要不断修正,才能不断精确。 “要修的。” 想航海,就要有最精确的历法。 而且,时间也要重新修改了,时辰实在是太粗糙了,时间是非常准的,但不如用分秒更舒服。 明朝的历法已经测算的很精确了,只是没有用到而已。 “老太傅,就请您为朕征召天下善于历法的人才。” “齐聚京师,重修历法。” “以皇宫为子午线,为朕重修经纬度,朕要更精确的时间,更精确的节气、日期。” 朱祁钰道。 胡濙跪在地上:“老臣必为陛下延揽贤才!” 朝臣喜笑颜开。 皇帝第一次,把钱用在正事上。 下了朝。 朱祁钰步行回养心殿。 天气阴蒙蒙的,怕是要下冬天第一场雪了。 宫中已经用上了火炉。 朱祁钰晨练,也在殿内晨练了,他不会傻得出去傻练,最后闹一身毛病。 顺从节气,是锻炼的最好方式。 刚进养心殿,就看见常德在门口候着,他登时头疼。 “常德拜见陛下!”常德乖乖行礼。 朱祁钰进了殿,殿里燃起了火炭:“坐,给公主倒杯参茶,驱驱寒。” “谢陛下。”常德倒是乖巧。 气氛有些尴尬。 朱祁钰烤烤火,褪下龙袍,歪头问她:“何事啊?” “常德想念陛下了,就过来看看。”常德端庄而坐。 信了你的鬼话。 “朕要看奏章了,你坐在看着朕?”朱祁钰换上常服。 当着公主的面更衣,是一件很失礼的事。 但朱祁钰懒得去后殿。 冬天穿那么厚,有什么可看的,还是亲姐弟,能看出什么来? 常德跪在地上。 “怎么了?谁惹你不开心了?你说出来,朕收拾他们。”朱祁钰让太监扶她起来。 常德拂开太监的手,就跪着,还不说话。 朱祁钰头疼啊。 朝中现在避常德如虎,谁也不想娶这位任性公主。 算砸手里了。 “有事就跟朕说,你是朕的姐姐,血脉相连,朕还不为你做主啊?” 常德冷笑:“和陛下血脉相连的,怕是只有皇子皇女吧?” “可是固安和你吵嘴了?” 朱祁钰叹了口气:“朕回头处置她,你也消消气,当姑姑的,别跟侄女一般见识。” “对了,尚服局可将毛衣送去你那?” “穿着舒服吗?” 常德啜泣起来:“本宫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,谁会在意本宫的感受呢?” 朱祁钰凌厉地看向冯孝。 尚服局没给送吗? 冯孝也懵了,这位姑奶奶在宫中兴风作浪,哪个宫人敢给她脸色看啊。 敢不送吗? 朱祁钰走过来:“你是朕的姐姐,朕的家,不就是你的家吗?” 伸手扶她起来。 常德拂开他的手,朱祁钰哄了几句,才任由皇帝把她扶起来。 “要是宫里住得不舒坦,就回公主府住吧……”朱祁钰实在烦她,还拿她没辙。 噗通! 常德直接跪在地上,哭泣道:“陛下也嫌本宫碍眼?” “本宫一个寡妇,住在宫里被人嘲笑。” “住回公主府,指不定多少人戳本宫脊梁骨呢!” “您还口口声声说本宫是您的亲姐姐,什么血脉相连,结果却把本宫踢出宫去,让人看笑话。” “本宫看呀,本宫就是人憎狗嫌的寡妇!” “本宫这就去死,去见父皇!” 常德越说越不像话。 朱祁钰真想一个耳光抽死她。 好好的日子不过,就是他娘的闲的! 就该让她出去好好吃吃苦! 但还得忍着脾气说:“姐姐说什么呢?” “朕的意思是,派人修缮公主府,等你嫁出去时候再住,之前就住在宫里。” “住在弟弟家,也是你的家。” 常德哭个不停。 朱祁钰心烦:“去,把固安宣来。” “她惹你生气,朕修理她,如何?” 常德扭过头去。 朱祁钰又哄了几句,才把她哄起来。 他也在琢磨常德。 常德敢跑到养心殿使小性子,手里一定有他想知道的东西,想做一场政治交易呢。 看来朕把常德留在宫里,不停拉拢她的好处,凸显出来了。 她要背叛某人了! “姐姐,两个孩子都好吧?” 常德脸色微变:“自然是好的。” “朕也在满朝物色娴儿的婆家,看看谁能配上朕的外甥女。”朱祁钰笑道。 “陛下,他们还小……” “不小了,女孩总要嫁人的,看看固安,几岁就定了亲了,你不也是吗?” 朱祁钰笑道:“早点定个好婆家,比什么都强,是不是呀姐姐?” 常德强颜欢笑:“陛下……” 她环视宫人一周,欲言又止。 朱祁钰挥挥手:“都出去候着。” “陛下,臣妾在母后宫中,听到了一些闲话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常德可是聪明人。 想用消息,换自己的前程呢。 当初种下的种子,终于发芽了,她要出卖自己的母亲了,真好啊。 发烧中,还没好,醉了!又是吃药码字的。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