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以后打仗,不一定在咱们家门口啊。” “再说了,朕也想丰富兵卒的餐桌。” “你们觉得味道还行,朕就让尚食局将配方给军中,让军中按此配方做。” 一边说着,朱祁钰找出程信的密奏,关于朝鲜的。 李满住果然向南,攻掠朝鲜城池,兀良哈也是帮凶,在朝鲜大抢特抢。 朝鲜彻底遭殃了。 于谦皱眉,内阁没收到这份奏章啊。 “这是锦衣卫传来的,大明和朝鲜已经隔绝了,应该传不来奏章了。” 朱祁钰没说具体门路。 但这封密奏,走的是盖州。 “陛下想援助朝鲜?”胡濙充满担心。 “朕是多管闲事的皇帝吗?” 朱祁钰反问:“朝鲜君臣不恭上国,朕没派兵征伐,已经是法外开恩了,还救他?” “他娘的!” “大明从他国买点粮食,还高价卖给朕!” “当朕是二百五啊!” “大明有难,他不恭顺!还趁火打劫!” “如今他落难了,让朕救?” 朱祁钰提起来就生气,从朝鲜高价购买的粮食,还没等用呢,仗已经打完了。 亏死了! “朕本来还想宽恕朝鲜臣民。” “但既然朝鲜君臣不识相,就没必要了。” “朕打算传旨李贤,令其关闭辽宁边境城门,就当做不知道。” 胡濙松了口气,以为皇帝还要打仗呢。 他笑道:“陛下当秉承仁心,哪怕朝鲜不恭顺,上国也要宽恕,但宽恕的办法有很多。” 佛口蛇心,口蜜腹剑。 “老太傅深得朕心啊,哈哈哈!” 朱祁钰大笑:“诸卿,倘若玉米三宝,能在朝鲜种植,那么朝鲜就不是荒凉之地了。” “中原摒弃朝鲜,就因为朝鲜穷乡僻壤,没有油水。” “如今不一样了,有土地就能栽种粮食,朝鲜不该独立建国,侧塌之卧岂容他人鼾睡?” 于谦让太监取来朝鲜地图。 “陛下此言甚是,我中原改朝换代之时,朝鲜都会侵吞我中原领土。” “而当中原文明强盛,朝鲜又装作恭顺,做我天朝附属国。” “其实历朝历代,咱们对朝鲜的恩赏都是极多的,偏偏朝鲜是养不熟的。” “以前是朝鲜贫困,国朝看不上那烂地。” “如今不一样了。” “微臣以为,等女真离开朝鲜,朝鲜必然满目疮痍,只能求助于国朝。” “国朝可水路两路,入驻朝鲜。” “以帮助朝鲜为名,侵吞朝鲜!” 于谦认真道。 他说的水路,指的是盖州造船厂。 毕竟等朝鲜求助,再出兵,一来一回的,怕是要三年后了。 “邢国公之言,深得朕心。” 朱祁钰指着地图:“倭寇之所以在国朝沿海泛滥,是因为我国距离我国甚远。” “但朝鲜就不一样了,朝鲜在倭国头上,派遣小船则可进入倭国。” “等国朝占据朝鲜,则可随时挥师杀入倭国。” “朕要下旨质问倭王,褫夺倭王王位!” 倭寇是谁,您还不清楚吗? 您是想剪除倭寇呢,还是想剪除海商呢? 而且,您之前说要让百姓三年内吃得起盐,这是要对两淮盐商动手了。 胡濙想劝。 但看见皇帝正在兴头上,便没说什么。 但眼神中充满忧愁。 于谦跪在地上:“侵吞朝鲜,微臣请战!” 耿九畴、白圭也跪在地上。 “朝鲜算不上强敌,无须邢国公出战。” 朱祁钰笑着说。 “陛下,侵吞朝鲜毫无难度。” “但我大明积累百年的良好口碑可就要崩塌了。” “您让朵干都司、乌斯贜都司、安南、东吁等国如何看大明?”王竑跪在地上,认真道。 “王卿,你认为大明的口碑,还有吗?” “连麓川都打不过。” “天朝上国,无非是咱们自吹自擂。” “那些夷国,根本就不把大明放在眼里。” “朵甘和乌斯贜就老实吗?他们私自撤了都司,改为宣慰司,这是要脱离我大明而去啊!” “至于什么口碑,这些国家的土地,朕都要了,他们的国民,朕不要。” “朕就这么霸道,他们又能如何?” 朱祁钰反问王竑。 王竑哑然:“陛下……” “王卿,以前说这些领土,种不出粮食来,咱们大明不要。” “现在有玉米三宝在手,哪里都能种出粮食来。” “那么天下的土地,就都该入我大明之手。” “只有汉人,才配拥有阳光下的土地!” “朕讨厌汉人之外的人!任何人,朕深恶之!” “他们不配为人!” “朕也不把他们当成人!” 朱祁钰语气平淡,这才是他的真心话。 “陛下要学蒙古人,攻打一城,便屠一城吗?”王竑虽然善出毒计,却觉得如此做法,有伤天德。 正因如此,大元国祚才不长久的。 朝臣都看向皇帝。 朱祁钰则沉吟:“朕还没想好如何处置异邦之民,若蒙元之法好,便用蒙元之法;若不好,咱们再商议吧。” 王竑松了口气。 “但有几个国家,朕不要看到任何人活着,比如倭国、东吁、安南……” 王竑表情僵硬,您这不是还行蒙元之法吗? “好了,今天是个好日子,不提这些烦心事。” 朱祁钰笑道:“如今诸王在京师,地方上的王府封地,全都划归地方,阁部看情况合并进入各府。” “还有,有些府太大,有些府太小,小的合并,大的拆分,阁部重新划分天下各府。” “臣等遵旨。”朝臣跪下。 而在广东。 欧信正在清扫罗定州。 他几乎每日都能收到朝堂封赏旨意。 他都习惯了。 和维嫉妒得眼珠子都蓝了,但他只得到一封恩赏圣旨,还只是赏了些财货。 他已经被方瑛调任做欧信的副手。 现在欧信到底什么官,谁也搞不清楚,因为朝中天天都有奏章升官。 欧信收到儿子欧镗的信件,脸上露出了笑容:“这混小子……陛下君恩深重啊。” 报答皇帝的唯一办法,就是做出更大的功绩。 “出兵!” 欧信手中兵马近二十万。 扫平罗定州后,兵进高州府,推平土司。 雷州府和廉州府,已经被划入广西,而高州府被一切两半,东边归广东,西边归广西。 而广东布政使则上书朝堂。 认为这样划分后,广东面积锐减,不利于税收。 朝堂便把梧州府和平乐府划归广东。 梧州府南部的陆川、博白划给广西,方便广西控制雷州府。 就使得广东丢了块富庶的沿海地,多了块贫穷的山地。 所以广东官员上下不满。 对欧信的军粮补给,十分不上心。 导致欧信行军速度变慢。 “又不够吃了?” 欧信看了眼信宜城头:“他娘的,不给军队吃饱饭,难道让军队哗变吗?” 欧信晒得皮肤黝黑,光着膀子,和土人兵卒一起吃饭。 他没架子,还在学土话,土人兵卒比较敬爱他。 “大人,此事不宜大动干戈!”和维抓住欧信。 欧信拂开他:“你懂什么!” “大人,咱们毕竟是广西兵,来了广东,自然要看人家脸色。”和维懂官场里的弯弯绕绕。 欧信也懂。 但是,他手下二十万大军啊。 从罗定州出来一路南行,又累又饿,都靠沿途城池补给。 在函口就没吃饱,到了怀乡也没吃饱,好不容易到了大城信宜,想吃顿饱的,结果送来的饭更少了。 难道信宜知县,就不怕这二十万大军哗变,打破了这个破县城吗? “看什么脸色?” “本官受两广总督节制,方总督下令让吾等清理广东。” “为何广东官员不听话?” 欧信恼怒。 和维拽着他:“你小点声!” “小声什么!” “他们敢做,还不让本官说了?” 欧信目光森然地看了眼这破城池:“当兵的要是吃不饱,可就指不定干出点什么了!” “我的祖宗啊!” 和维吓惨了:“攻打县城,就是造反!你疯了?” “再压一压,说不定过了信宜,就有足够吃的了。” “要不你先写信给方总督,等方总督回复,再说。” 若都是汉兵,吃不饱也就罢了。 偏偏这些都是土兵啊。 都是从各地收拢来的土兵,能让他们听话,就得让人家吃饱饭。 吃饱了还不好管呢。 你现在不让他们吃饱了,那就等着他们打破了城池,吃你们的血肉吧! “等方总兵的信来了,你我都尸骨无存了!” “半个月了,都吃不饱饭。” “再压的话,都得死!” “亲兵卫,跟本官走!” 和维还要劝,欧信推开他:“你在这里管着兵将,没本官命令,不许擅动,一旦本官传令,就全都听令!” 欧信愤然进入城池。 但在城门口,却被卫兵拦住了。 两个守城的官兵,懒洋洋的打着哈欠:“没有县尊大人的手令,尔等不行进城。” “滚开!”欧信懒得和这些小喽啰纠缠。 官兵瞥了他一眼,冷笑两声。 嘭! 欧信一脚踹在一个官兵肚子上,直接把一个人踹飞出去。 然后一巴掌抽在另一个官兵的脸上! “你、你要造反吗?”那官兵捂着脸惨叫。 欧信拿出腰牌:“认识字儿吗?你是哪个卫所的?告诉本官!” 腰牌上,写着广东参将! “大人饶命,大人饶命!”两个官兵趴在地上。 他们两个傻了,知县大人不是说,这支大军是广西的兵吗?管不到广东吗? 可腰牌怎么是广东的? 还是参将! 参将上面是副将,副将什么是总兵,广东最大的武将就是总兵。 “领路!” 欧信收了腰牌,率军入城。 “大人去哪?”官兵赶紧磕头谢恩,站起来战战兢兢问。 “知县大人的府上。” 欧信还不信了,没地方说理了。 本官辛辛苦苦推平土司,尔等不帮忙也就算了,竟然拖后腿! 难道不知道,二十万土人,一旦造反,整个广东生灵涂炭吗? 有没有脑子? 本来他是广西参将,但今天早晨,方瑛调任他做广东参将,方便他清理广东。 而这广东本地官员,竟敢不听总督之令? 疯了? 两个官兵领着欧信到县衙。 过往的百姓,看见上千亲军入城,吓得纷纷回家。 府衙正在审案子。 “好了好了,都别说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