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随国的肯尼亚大草原,每年出产2000万只牛羊,是随国的重要财政来源。 淮国、代国、随国有世界牧场之称。 即便得天独厚的南美,在畜牧方面,也干不过非洲。 为何非洲那么穷? 因为懒! 没别的说的,就是懒。 换明人在非洲这片沃土上,大明能干到宇宙第一。 看看华夏的农人,有一天不下地干活吗?再看看非洲农民,有一天去干活的吗? 他们懒,所以穷。 而被明人占据的非洲,即便代国党争厉害,民间依旧十分富裕。 这几年,正在普及机械化,农业生产难度降低,粮食也高产了,只是明人都晒黑了。 一个个比黑人还黑。 但家家户户都是万元户,家家户户都该起了大瓦房,这些年房地产兴隆后,家家都在城里买房子。 房地产在非洲发展得真不错。 随国境内的肃清,也不彻底。 因为隋国水域丰富,就意味着遍地是瘴气遍野的原始森林,原始部落的黑人就藏在森林里,这就导致了肃清难度大。 随着原始森林的开采,全国的政策出现了变化。 原始人就直接进入奴隶时代了。 随国人四处捕捉黑人,充当奴隶,开山伐木,之后又开采矿石。 非洲盛产黄金。 东非是非洲中最盛产黄金的地方,比如崇国的埃塞俄比亚,六千年前就为古埃及人提供黄金。 随国就遍地是遍地是金矿。 大明发行纸币,用黄金做等价货币,黄金储备,基本都出自非洲、美洲。 所以朱见漭说随国有争霸的资本。 只是朱见涛很佛系。 国内有一千七百万异族人,其中一千三百万黑人,若以朱见漭的霸道,早就屠掉了。 可朱见涛却选择一视同仁,他信佛。 整个随国人都信佛,那些黑人都跟着信佛。 别的皇子是假信佛,他和蜀王朱见治是真信佛,后者是信黄教,他信的是汉传佛教。 他还是坚定的素食主义者。 就是不吃肉,吃纯素,葱姜蒜都不吃的。 随国牧场的肉,全都卖给了欧洲和大明。 上行下效。 肉类在随国卖得特别便宜,百姓也不太吃,不知道是真不吃,还是地方官员强制不让人家吃。 反正在随国基本看不到胖子。 只要看到胖子,估计是吃肉了,这人估计要被抓起来,这种事肯定传不到随王的耳朵里,下面肯定会做的。 在随王眼睛里,民间百姓是真的信佛,甚至会放弃工作时间,去寺庙祭拜,他吃素,民间也跟着吃素,足见心诚。 随王对自己的民众非常满意。 却不知,一个粮食出口国,年年都有人饿死。 一个吃素的佛国,杀人率却是世界第一,尤其是官员被杀死率,世界第一。 一个吃素的佛国,枪支却屡禁不绝,枪击案世界第一。 一个吃素的佛国,诈骗率世界第一。 一个吃素的佛国,移民率世界第一! 可随王都看不到,他看到的是民间一片祥和,他看到的是民间又建了多少寺庙,又塑了多少雕像。 他看到的是美好,看不到吃人。 他看到的是佛国,看不到地狱。 就这样一个宗王,居然想要汉这个封号,都没经过老皇帝,朝廷就压着呢。 连大明看到了,随王却看不到。 朱见漭还催促他争霸呢,也不怕他把自己坑死。 朱佑柞完成正式访问之后,便南下去鄂国。 鄂国地处南非,是非洲尖上的国家。 有津巴布韦、斯威士兰、莱索托、南非、博茨瓦纳、纳米比亚、安哥拉、赞比亚。 是非洲唯一一个拥有东西海岸的国家。 鄂王朱见滨,母妃是回妃,所以他信仰伊教。 然而,南非却是六教并行,他可不是个真正的伊教徒,和他母妃不一样。 他也不想做一个宗教型国家。 朱见滨是有野心的,作为南非国家,只和代国和随国接壤,和钟国隔海相望。 地缘优势非常好。 但从地形来看,鄂国是围着高原建起来的国家。 高原是非洲最高的高原。 北面的博茨瓦纳,又是个盆地,可以说地形很差。 恶劣地形,也意味着,鄂国永远不会灭亡国祚,大不了钻进高原里,国祚还在。 这几年代王胡闹,可把他乐坏了,他就盼着代国昏庸,他好过去抢代国的地盘。 代国地盘实在太优越了,他眼馋死了。 整个非洲最恶劣的地盘,是一北一南,北面的沙漠,楚国都不太在乎,但南面的高原,却是鄂国重要国土,也是核心国土。 鄂国的铁路,是非洲列国中最难建设的。 截止到景泰六十五年,全国铁路仍然没有铺就完成。 鄂国人口1.2亿,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,从事贸易。 作为非洲中心国,代国并没有成为贸易枢纽,反而地处南非的鄂国,成为了非洲贸易枢纽国。 鄂王朱见滨,是老皇帝最低估的儿子。 封他为鄂王,说明老皇帝不太看好他。 然而,朱见滨继藩后,展露出超强的治政能力,他不擅长打仗,却很擅长治理国家。 而他的两个儿子,一文一武,一个擅长治国,一个擅长打仗。 只是顺序颠倒了,老大能打仗,老二能治国。 鄂国的土著清理,基本都是老大亲手领兵做的。 鄂国1.2亿人口中,白人只有200万,黑人仅仅15万人,作为本地土著,要么被清理掉了,要么当成奴隶给弄死了。 大明占领非洲,只是粗略清理,就分封出去了。 像代国、淮国、随国都没有特殊清理,只有鄂国,为了练兵,也为了开拓生存空间,孜孜不倦的清理。 景泰五十九年时,鄂国仍有奴隶190万人,但随着这些年铺就铁路,奴隶锐减到了20万人。 到底是怎么没的,没人能考证。 黑人在鄂国地位非常低,代国是直接列为几等公民了,鄂国却是软分等,看似平等,其实异族在鄂国没有任何话语权,没有任何声音,甚至,异族被杀死,只需要赔一只鸡。 如此可怕的制度,就导致原本在千万规模的土著,在三十年内消失到了只剩下十几万人。 也许深山老林里面还有,但随着鄂国深入垦殖,未来只会不断降低占比。 而这些,鄂国决不允许人说,也不许人报导,导致世界上都不知道,认为是混血的缘故,把黑人混没了。 之所以鄂国冒出来白人。 主要鄂王喜欢混血女,所以引入了大批白人,当成生育工具,给皇家提供美人。 鄂王朱见滨喜欢。 满朝公卿就喜欢,民间权贵就喜欢。 所以,这二百来万白人,主要都是生育机器,为权贵提供玩物而已。 鄂王爱美人。 天下女人都想进入鄂王的后宫,民间最先兴起的居然整容业……皇帝喜欢美人,咱没长那么好看,就请大夫帮忙。 鄂国最著名的就是整容。 近几年,鄂国旅游热,主要因为全世界的女人都想变美,说是来鄂国旅游,其实是来鄂国变美。 外人并不知道的是,近两年整容业已经成为鄂国的支柱产业。 荷兰成为鸡窝,鄂王出力最大。 即便大明这几年收紧了青楼记院的政策,但这行业是打不掉的,像那些沙漠国家,为了赚钱,专门做这种行业。 在生存问题面前,谁也不高贵,任何人都可能从事这个行业,所以这里面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人。 按理说,鄂国这样的大国,没必要做这个。 但鄂王发现了商机。 瘟疫过去后,荷兰成为欧洲最凄惨的国家,全世界都有荷兰难民,而这些难民可是发财的路子呀。 鄂王大量接收荷兰难民,将难民养起来,按照天下人的喜好,给他们整容,然后送进各大欢乐场,风月行业没火,反而把整容行业给弄火爆了。 作为先行者,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鄂王就开始做这生意。 而权贵看不上这些难民,但又喜欢美人。 就让难民生,总能生出漂亮孩子的,然后就按照扬州瘦马的养法调教,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。 也因此,鄂王的两大经济支柱,一个是整容,一个是为风月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。 鄂王赚得盆满钵满。 也诞生了全世界最大的月子中心。 养了二百多万白人,专门为全世界权贵服务。 当然了,混血就更简单了,挑选漂亮男女进来就可以了,肯定也有喜欢黑的,中心里是什么都有。 只要有钱,什么都有。 然而,当这种产业链诞生后,朝廷是反对的。 因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。 把人当成敛财工具,是极端反悖人性的。 所以,朝廷几次禁止鄂王从事这等行业,老皇帝亲自下旨申斥,鄂王却只是从明面上,转到了背地里。 鄂国没有独立岛屿,但他可以和一个小藩国合作呀,转移到他们岛上去,再把天下权贵拉进来,只要老皇帝不知道就好了。 这就是人性。 老皇帝想当圣人,不代表天下人想当圣人,在权与钱的面前,人性往往是最脆弱的。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