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当然了,他爹在的时候他不做这个念头,可他爹这么大岁数了,终究有一天会驾崩的,太子登基之后,他可没有当臣子的打算,朱见淇还没这个资格。 这藩国,看似大明什么都不插手,一切都是自由。 其实,全是大明的影子。 从上到下,和大明一般无二,哪怕他想废除内阁,民间阻力也是巨大的,估计国内也不会同意。 朱见漠相信,如果老皇帝没有抽他,恐怕他的王位都保不住了。 这一点他还得感谢他爹。 朝野上下,本来对他这个夏王很满意的,经此一事之后,夏王就有了一个巨大的污点,数典忘祖! 从那之后,夏王老实了,再也不敢挑战汉文化的权威。 可是,随着夏国凝聚力下降,他又生出这个念头,必须要摆脱汉文化,建立独属于自己的夏文化才行。 不,夏国这个王号也是大明分封的,他要换一个国名,叫美国如何? 这次他要创造出新文化。 民间对志怪是很喜爱的,而依托于志怪,升级为玄幻,一定会独具魅力。 他想创造出一个鸿蒙宇宙。 依托于道教的鸿蒙思想,创造出独属于夏国的鸿蒙英雄。 可仅靠传统纸媒,家喻户晓的难度比较大,必须得另辟蹊径,改善传播媒介,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英雄人物来。 朱见漠一阵头脑风暴后。 想到了大明最新技术照相机,如果把照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,高速放映,是不是就能变成电影了呢? 景泰六十三年,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了。 准确地讲,这电影和电没关系,是人工快放的,却是历史级别的创新,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电影,极具价值。 ,漫画,电影,手办,乐园,全方位覆盖夏国百姓生活,给百姓疯狂洗脑。 夏国独有的鸿蒙英雄,人设还真立起来了。 很快就火遍了整个北美,随后火到了南美。 朱见漠知道,只要等待时间积淀,鸿蒙英雄,就会成为夏国人心中的符号。 英雄的故事也需要不断填充,一个IP的强大,在于二创性,不能创造,推陈出新,这才是一个好IP的生命力。 有朝廷力量在创作推广,深入人心难度是不大的。 就像一首垃圾歌曲,只要在电视台反复播放,也会变成经典,因为观众没选择的,只有两个电视台,另一个台子全是广告,观众会看哪个? 朱见漠又耍个小心眼,将朝廷出版的书籍,进行小规模封禁,给夏国自己出版的书籍让路。 既然汉文化动不了。 朱见漠又想了一个坏招,简化文字。 我不变汉文化,改变繁体字行不行? 繁体字书写这么困难,变成简体字好不好?毛笔用着不舒服,用钢笔好不好? 为了阻拦民间使用毛笔,让宣纸涨价,反而本该昂贵的笔记本,降价销售,为民间使用钢笔提供便利。 同时,不出竖着书写的本子,让毛笔无路可走。 用钢笔写字,繁体字太麻烦了,简化字,就应运而生了。 夏国在无声无息间,就开始对汉字进行了改良。 改良汉字,就能造出区分汉文化的文化了。 像韩语、日语、越语,全是从改造汉字开始的,改变完汉字之后,就能改变读音了。 大明从景泰五十七年,规定普通话为大明官话。 可是,大明的方言很多的。 夏国完全可以选用一种方言,当做官话,然后在对这门方言进行改变,韩语就是这样的,韩语和湖北话很像的。 就像英语,全世界很多国家都用英语,但各个国家的语调都不一样,语法上也不一样,这和方言普通话,和简体字繁体字有什么区别? 朱见漠非常聪明。 整个夏国在他推动下,无声无息正在远离大明。 朱佑枅来的时候,刚巧夏国在简化繁体字。 朱见漠还担心这侄子会看出来,结果完全白担心了,这家伙吃喝瞟赌抽,样样精通,就不精通正事。 太子其他儿子,都想搞一块封地。 就他不想,他想留在京师,当个快活王爷。 即便有老爷子镇着,他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坦,这家伙是太子家有名的草包。 朱见漠松了口气。 他有七个儿子,夏太子让他很满意,他认为自己死后,太子会完成自己的遗愿。 脱离大明,夏国独立,争霸北美洲,改国号为美国。 这是他毕生心愿。 前几年,朱见漠还想从大明购买一块亚洲冻土,遭到大明的拒绝,大明每一块领土都不会出售,更不许任何人窃占。 朱见漠这是试探老皇帝,看看老皇帝有没有因为他暴露野心,而疏远他。 应该没有。 这次派朱佑枅来出使,其实就是眼不见心不烦。 夏国不止重视种植,更重视技术。 大明给他修了环国铁路之后,夏国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建设铁路了,但朱见漠不满足于独立建设铁路,夏国正在研究提升铁路速度。 夏国独立修建了通往高原上的铁路。 比如照相机技术。 其他国家都不太在意,夏国却非常重视,大明有的所有技术,夏国都跟着研究。 比如大明要进行南北极科考,夏国也积极参加。 大明诞生的电,夏国也在研究,甚至想弯道超车,提前掌握这个电,提前开启电气革命,目前已经研究出点眉目了。 新技术大明有十年保护期。 但夏国不犯愁,他可以花钱买呀,这个世界上没有花钱买不到的东西,如果有,那就是钱不够。 夏国别的没有,就是有钱。 大明内部肯定有人扛不住钱砸的,会把技术偷出来的。 这个坐在金矿上的国家。 能改造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草原,足见其可怕的财力。 大夏也是大明主要贸易国。 除了粮食外,都积极出口,换取技术,换取粮食。 工业方面,夏国的石油开采技术,不比大明差多少,蒸汽机已经应用于大夏各行各业。 蒸汽革命,也是世界上最彻底的国家。 2.1亿人口,有足足9000万工业人口,是列国之最。 夏国三大城市,呈品字形,总容纳人口在6000万以上,全球超一线城市不超过五十个,夏国独占三席。 夏国的贸易对象,覆盖所有藩国。 外交方面,大夏和所有藩国,建立了友好关系。 即便是北美六王,和夏国关系也很好,看似北美是夏地,其实夏王并没有争霸的意思。 归根结底是时机不成熟。 夏王不是不想争霸,而是没到时候。 前二十多年,一直在发展自身,近两年才进入平稳发展期,看看地形就知道,仅凭两条大河做国境线,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,必然是要爆发战争的。 避无可避的战争,只不过老皇帝还活着,战争时机并不成熟罢了。 夏国没发现巨型铁矿,这是唯一憾事。 所以,这些年,夏国一直在有心地购买钢铁,从各国进口大批钢铁,看似是发展重工业,其实是发展军工业。 争霸的念头,夏国一刻都没有熄灭。 大夏的军工基地有两个,一个是温哥华,一个是西雅图。 这两座城市,是永久封禁城市,任何人不许入内。 大夏军工行业发展如何,没有任何国家知道。 反正大夏军队装备的还是比较落后的燧发枪,看着很弱。 大明号召所有藩国征战,大夏也是积极参与,但展现出来的实力并不强大。 不知道是朱见漠在藏拙,还是大夏军力真的弱。 朱见漠确实有野心,确实想摆脱大明的桎梏,但他对亲爹还是很孝顺的,月月问安,从没落下过一次。 他娘还在世,他会搜罗夏国所有好东西,往紫禁城里面送。 他娘是壮女,他长大后,还做过两年广西布政使呢,他的夏国,就有很多壮人。 但他并不推行壮人高人一等的政策,汉人一律平等,这是国策。 他很讨厌混血,所以夏国混血很少,像那些白女,他几乎不允许国内私售,也不鼓励纳妾。 在他心里,一直耿耿于怀一件事,他认为,母亲的去世,和是父亲的妾有关系,所以母亲郁郁寡欢,最终早亡。 她母亲五十六岁时薨逝,算是寿终正寝。 可朱见漠并不这样认为。 夏国是无妾制,非国君不许纳妾,国君也只可一妻两妾。 他鼓励一夫一妻制,反对纳妾。 作为夏国国君,他是无奈才纳妾的,倘若可以,他是选择不纳妾的,就像他的其他六个儿子,只有一妻,没有妾室。 母亲刚刚病逝那几年,他心中怨怼父皇,可随着年龄增长,他对不能承欢膝下而懊恼,所以天天搜罗名医往宫中送去,给老皇帝看身体。 他信道,每日进香时,都会为父亲祈福。 说到孝顺。 夏国藩国里唯一一个不以孝法治国的国家,单纯的以法治国! 在大夏,孝,不纳入官员考核,只是作为道德标准而已,并不纳入官方记录。 大夏以大明律治国,最重法,没有礼,近几年,愈发背离礼。 夏王连王袍都不太穿了,反而穿西装。 只有头发没剪。 挑战礼法方面,夏王独树一帜。 夏王正在极力摆脱儒家道统,和摆脱大明礼制是一样的。 原因是,他讨厌姓孔的。 随着诸多藩国茁壮成长,孔家不停给中枢上疏,请求孔家将支脉送去各大藩国,让各大藩国也封孔家为公等等。 对于养着这种蛀虫,朱见漠没兴趣,他是第一个出声反对的。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