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两汉历史算填充得差不多了。 到了景泰六十年圣诞节,一部五代志刊印颁布,这是本纯正史。 演义有两个版本,一本叫五代演义,一本叫十国天骄。 书迷看完直呼过瘾。 这回宫中的历史类存货是真的没有了。 武侠,倒是每个月一本,笑傲江湖、天龙八部、萧十一郎、绝代双骄、四大名捕、大唐双龙传、白发魔女传、萍踪侠影、七剑下天山、说英雄谁是英雄、布衣神相、七大寇、云海玉弓缘、大唐游侠传、小李飞刀等等。 一部接着一部,让书迷大呼过瘾。 民间也诞生了很多武侠名家,从历史热,到武侠热,宫中引领潮流。 漫画行业,在众多精彩的加持下,迎来井喷。 把改编成漫画,成为潮流。 景泰六十年,圣诞节,宫中一部奥特曼,在漫画市场上成为重磅炸弹,原来漫画还能这样画? 宫中一部奥特曼和魏武大帝,献礼圣诞节。 奥特曼一口气更新100话,然后便是月更,每月更新一册,一册是十话,外加一些番外故事,刚好凑成一部漫画书。 漫画书都是小本的,有彩色的,也有黑白的,价格不同。 民间的漫画,还停留在孙悟空、哪吒、红孩儿等神话传说故事阶段,其次就是改编的。 武侠漫画很多,但都不适合小朋友。 而大明十岁以下的孩子,高达8个亿,这是一块庞大的市场。 父母最舍得的,绝不是给自己花钱,而是给孩子花钱,什么钱都能省,孩子的钱绝对不能省。 所以,奥特曼一经发布,直接引爆了儿童漫画市场。 景泰版奥特曼,在一定程度上,融入了些常识知识,天文地理,无不包含,有教育意义。 奥特曼刚刚投入市场。 宫中便公布第二部漫画,七龙珠。 是对孙悟空这个大IP的二创。 仅公布第一篇70话,也是月连载。 原版七龙珠画风很烂的,火得也是莫名其妙,连主创都没想到,这部漫画,会火爆三十年,影响一代又一代孩子。 景泰版七龙珠,则是精益求精。 故事也进行了大型改动,加入了唐僧、沙僧几个人,对西游记进行梦幻联动。 地图也扩大到全世界,采用真实地图。 画风是皇帝亲自把关。 治书局下面,养了上千名宫廷漫画家,他们开始向市场源源不断投入好内容。 对古代传说故事,进行二创,对神话故事,也是二创。 可惜,七龙珠并没有直接爆火。 皇帝也搞不懂,为什么改编后的七龙珠没有爆火。 可能是因为群众接受漫画,是需要时间的。 要等一代孩子成长起来后,这些漫画才会成为回忆,才会被世俗接纳,才会成为主流,才会在民间形成影响力。 小孩子在社会上的声音太小了。 七龙珠之后。 宫中推出宠物小精灵。 奥特曼和七龙珠,虽然在市场上一定程度火爆,但还无法把民间小孩子吸引进去书店。 因为大家不知道呢。 一部宠物小精灵,软萌的皮卡丘直接爆火,动漫形象随处可见,还有一群萌化了的小精灵,直接引爆了漫画市场。 很多孩子,走入书店,看完小精灵后,也跟着看奥特曼和七龙珠,把这两部漫画也带火了。 还有大量传统漫画呢。 漫画市场的产值,从景泰六十年之前的1个亿,直接翻倍。 宫中借着这波热度,推出热血型漫画,助力篮球、足球体育运动发展。 相继推出灌篮高手和足球小子。 又相继推出乒乓小将、网球王子、四驱兄弟、国风少年等运动竞技型漫画。 漫画方面,宫中积累了三年,开篇很多,完结的一本没有。 宫中一口气放出这么多漫画。 使得漫画市场额再次暴涨。 漫画行业瞬间被资本青睐,成为下一个文化风口,大批热钱涌进漫画行业。 民间漫画家自己不会画,还不会抄吗? 宫中有足球小子,我们就有足球风云,绿茵少年,足球旋风,足球小将等等。 你有宠物小精灵,我就推出宝可梦,神奇宝贝。 虽然大明对版权规定很严格,但资本只要想,就肯定能钻到空子,大不了我们败诉,赔偿钱呗。 再说了,皇帝是助推漫画行业发展,而不是要打断漫画行业脊梁。 大批抄袭、模仿,才能带动一个行业爆火。 等行业建立起来,再慢慢规范便好。 皇帝也看不上打官司那点赔偿金,他甚至可能会开放IP,就像西游记一样,版权明明在宫中,但皇帝开放了IP,允许民间二创。 就像宫中的很多,版权要么分给了家,要么就对全社会开放。 这一点,太子是不乐意的。 认为这是家底子。 皇帝却觉得,开放版权,才能促进文化行业发展。 天下都是朱家的,区区版权算什么呀? 没错。 当皇帝看到民间资本入场漫画,大量模仿漫画出现,皇帝直接公布,宫中出版的、漫画,书画版权免费使用三十年。 这就是皇帝的格局。 他要的是全行业爆火,而不在乎书画版权那点小钱。 等一个个IP爆火,衍生版权,才是大头。 他要盖动漫乐园,线下联动,同时把动漫人物授权给企业,允许企业使用。 但现在,衍生版权还不值钱。 皇帝一意孤行,把太子气得够呛,只能回宫里和太子妃抱怨。 公开版权的消息一出。 书籍业、漫画业,市值翻了几番,大批热钱涌进文化行业。 因为优质版权,都攥在宫中的,如今皇帝公开版权,允许二创、搬运、借用、引用等等。 也间接带动了相声、皮影戏、戏剧、舞台剧等文娱行业。 北方入冬的时候,宫中公开宝贝系列,数码宝贝、恐龙宝贝。 同时,也公布美少女战士,小魔女,光之美少女三部,打开女孩漫画市场。 漫画迷大呼过瘾,女孩涌入漫画市场后,消费能力陡增,漫画市值跟着翻番。 全行业市值突破了十亿。 图书市场上,一部宋慈洗冤录,将纪元从公案,带到侦探新纪元。 李承勋笔下的宋慈,成为了狄仁杰和李元芳的集合体,包拯和展昭的集合体,又帅又能打又聪明。 增加武侠、志怪元素。 一经发布,直接爆火。 侦探市场诞生了三大巨头,包拯、狄仁杰和宋慈。 可宋慈漫画,却在民间遇冷,因为同时期,宫中发表一篇名侦探柯南的漫画,备受儿童市场的喜欢。 宋慈洗冤录偏向于成人市场,而名侦探柯南,则是儿童市场。 临近年关,宫中公开发表希腊棺材之谜,和一部黑猫警长。 资本中敏锐之士,已经发现了下一个风口,可能是侦探,立刻开始布局,向全社会征稿。 果然,希腊棺材之谜发行后,民间大呼过瘾。 黑猫警长也没遇冷,但表现中规中矩。 宫中接连公布,聪明的一休、魔法少女、花仙子、机器女孩、葫芦娃几部漫画。 最火的就是葫芦娃。 原版葫芦娃很短,新版葫芦娃首发更新就是100话,葫芦娃和哪吒联动到一起,和封神故事息息相关,又融入了西方神话元素,导致全漫画扩容。 年关的时候,宫中发布漫画麻辣教师,书籍放学后。 同样是校园题材,前者还算温馨,后者看完让书迷毛骨悚然。 宫中相继发布,东方快车谋杀案、死亡终局、幽巷谋杀案等等。 漫画公布犬夜叉、蜡笔小新、机器猫,魔法少女、樱桃小丸子等。 本格推理正式诞生。 民间毁誉参半,觉得这种书籍,会教坏孩子,应该进行定级,不该给孩子看。 中枢官员也觉得这种书籍过于血腥。 应该继续出版狄仁杰、包龙图这样的,有社会深意,没有残忍的作案方式,具有一定教育意义。 景泰六十一年,正月,内阁下旨,对书籍进行分级,各大书店、租书店等地方,要严格执行分级制度。 宫中减少出版血腥,并规范图书、漫画市场,追求正能量。 然后,宫中发布虹猫蓝兔七侠传,喜羊羊与灰太狼,圣斗士星矢,中华小当家、甜心战士、阿凡提、宝莲灯、猫和老鼠、美女和野兽。 本来准备发布的推理,也只能暂时搁置,进行大篇幅删改,图书分级之后,才能发布。 如此多优质漫画,使得漫画市场直接爆火。 而之前布局侦探的资本,因为分级制度的诞生,都亏了一笔钱,谁也没想到,谋杀类在民间反响这么大。 这分级制度,主要针对风月、血腥、暴力的分级,尤其不许给孩子看。 对暴力分级,其实就是不允许写。 宫中出品的,都在进行修改,民间正在印刷的,统统停印,民间发行的则进行召回。 为了庆祝春节,宫中特此推出两部童话,一本格林童话,一本安徒生童话。 白雪公主、小红帽、青蛙王子、睡美人、灰姑娘、丑小鸭、豌豆上的公主、皇帝的新装、冰雪女皇、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优质童话。 皇帝关注儿童市场。 很快就公布政策,保护儿童合法权益,保护儿童的纯真不被世俗沾染,严格控制教科书中对婴幼儿的不良引导,要求地方官员保护儿童,地方商人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务必保护儿童健康成长。 同时,刑部公布史上最严儿童保护法。 并对地方士绅、官僚、商人等进行强制规定,必须要按照法律保护儿童等等政策新规。 紧接着,宫中公布漫画唐老鸭和米老鼠、狮子王、小蝌蚪找妈妈、大闹天宫、哪吒闹海、百变小樱、银魂、怪医黑杰克、假面骑士等漫画。 民间虽然没有宫中这么多创意。 但可以进行二创啊。 站在前人的基础上,做的肯定比前面更好。 三年来,好故事爆炸性涌现,导致这一阶段,很多好书、好漫画被埋没。 而随着宫中漫画存货清零的时候,这些好东西,自然会翻红。 皇帝打算斥资10亿,在全国上下,打造产业园。 将书籍、漫画中的人物,搬进乐园里。 初步预计,需要一百亿资金,皇帝出资一部分,吸引民间资本入局。 项目刚上马。 推理,宫中修改完毕,陆续登陆市场,侦探福尔摩斯、尼罗河上的惨案、禁闭岛、恐怖游轮、无人生还、沉默的羔羊等等,陆续登陆侦探市场。 这些书籍,根据政策进行了部分删改。 侦探红极一时。 写历史,一个家肯定干不过宫廷家,但写推理悬疑,一个人肯定比多个人强。 推理的逻辑是需要自洽的,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,逻辑才能成为闭环,多个人共同完成的,一眼就会被人看出来。 再完美的犯罪,也出现了漏洞,一本书的精彩程度就会下降了。 所以,宫中带火了侦探,民间诞生了一批家,产生了一批爆款。 和武侠一样,民间出品的,照样好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