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7章 明风不倒,明祚不灭,祭祀、节日、传承,增强华夏归属感认同感-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仅用一个月,布拉哈汗国崩溃。

    中亚战争彻底落下帷幕。

    三国重新划分地盘,魏国却将哈萨克斯坦的全境,都给吞进去,并且牢牢占据里海和咸海中间的土地。

    魏国的霸道,让四国联军,瞬间分崩离析。

    差一点,就彼此打起来了。

    然后三国向皇帝上疏,求皇帝重新划分疆土。

    也为四国战争,埋下伏笔。

    中亚除了诸国共管的阿富汗外,已经没有异族了,全是大明藩王,怎么分阿富汗,也要成为议题。

    隔壁大商。

    大商已经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,完全占据高加索地区。

    这期间,波兰寻求独立。

    德国实在头疼这些人,只能划出一块地盘,让波兰独立,充当和大商的缓冲国。

    也是大商太狠了,天天打他呀。

    而波兰刚刚独立,就对大商吞并两个汗国比比个没完。

    商、齐、赵三国联军,攻打波兰,第二次波兰战争打响。

    齐王朱佑槮亲自领兵,仅用了一个月,就把刚刚成立的波兰给吞并了。

    德国被迫出兵,但被风头正盛的齐王大败。

    两国以罗兹为分界线。

    赵王回师,攻打芬兰,芬兰也都是冻土,适宜居住的地方不多,卡马尔联盟又和大明站在了对面上,所以赵王攻打瑞典,顺理成章。

    赵国爆发了第一次瑞典战争。

    现在芬兰还隶属于瑞典。

    明人和维京人掰腕子,是欧洲乐意见到的事情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陈、楚联军,攻打英国本土,打出旗号,支持爱尔兰独立,英国是真操蛋了。

    本来刚吞并爱尔兰没多久,爱尔兰上下都不服气英国。

    果然,陈楚联军一来,英国是真怕。

    德皇宣布,允许爱尔兰独立,让陈楚联军退兵。

    但你是欧联体皇帝,我们是大明的藩属国,凭什么听你的呀!

    陈楚联军,照样踏上了爱尔兰领土。

    爱尔兰刚刚独立,就被陈楚联军给攻占了。

    爱尔兰都懵逼了,不是说好,你们帮我独立的吗?我还没谢谢呢,我国家就没了!

    朱佑樘坏呀,一边打人家,一边宣传解放爱尔兰。

    最操蛋的是英国。

    之所以英国独立于欧罗巴之外,那是因为爱尔兰掌握在英国手上,英国随时拿捏这个小弟。

    可一旦爱尔兰被大明掌握,那么英国就操蛋了。

    明人最擅长烧杀掳掠。

    我以后天天防着本土算了,还扩张个屁啊。

    英国现在冒出一个新想法,就是放弃本土,变成一个陆地国家。

    只能苦一苦法国了。

    法国可不干啊,法国不当东郭先生。

    压力瞬间给了德皇。

    欧罗巴就这么点地盘,像大明呢,找哪都能分封。

    德皇还想要丹麦的地盘呢,丹麦给吗?

    谁不想扩张啊?

    就在德皇犹豫的时候,巴尔干半岛传来噩耗,匈牙利败了!

    大明向欧罗巴宣战之后。

    并没有一股脑地往奥斯曼投入大军,而是往巴尔干半岛和匈牙利也投入30万大军。

    对巴尔干半岛最感兴趣的是大楚。

    这次出兵最多。

    欧罗巴各国也凑了十几万大军,帮助匈牙利防备大明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战争开启几个月,大明竟然攻克了匈牙利大面积领土,匈牙利王室现在是惶惶不可终日。

    请求欧罗巴增兵,保卫匈牙利。

    德皇正烦心呢。

    波兰刚建国就灭国了,爱尔兰刚独立也灭国了,瑞典遭到赵国的攻击。

    现在匈牙利又败了。

    可以说情势非常危及。

    匈牙利非常重要,绝不能落入大明手中,德皇决定,增兵五十万,各国必须凑出来。

    景泰五十七年,欧罗巴增兵五十万,保卫匈牙利。

    大明也在投入大军,血战匈牙利。

    而此时,一道诏书传来,封皇四十一子蔡王朱见涯,就藩匈牙利、罗马尼亚、保加利亚,合并为蔡国。

    皇帝最后一个儿子,分封出来了。

    这个结果,大大超乎朱佑樘的预料。

    朱佑樘本想在吞并巴尔干之后,谋求爱琴海霸主地位呢。

    这个蔡国一来,怕是为了制衡楚国和商国,让他们中间加一个大国。

    蔡国占据黑海和爱琴海,恐怕还会拿下奥斯曼一块地盘,这是做东欧列国的中转站。

    可这位四十一叔,能担得起这重担吗?

    朱佑樘立刻打希腊的主意。

    可听皇帝亲笔信的意思是,这块地,他打算赏给奥斯曼战争中,战果最大的藩国,从该国王室中挑出一个佼佼者,在希腊继藩。

    信号释放出来,沿线所有国家,牟足了劲儿,为大明征战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封国啊。

    明奥战争,打得很激烈,一时间看不到胜负,大明还在源源不断投入战兵,投入军械。

    景泰五十七年,魏国协同三个藩国,增派大军。

    就是想得到塞浦路斯,做大魏一块飞地。

    陈楚两国拿下爱尔兰后,打算南北拆分,各自封一个儿子过去,做藩王。

    其实最头疼的是维京人。

    维京人本就是海盗,当朋友时候还好,当了敌人,才是真的倒霉。

    他们无时无刻都会攻入本土,烧杀掳掠。

    你也可以和他们换土,但他们都是冻土,他们大不了往森林里一钻,零下几十度就那么忍着,谁也抓不到他们。

    最遭殃的是陈国。

    陈国这地方,没有战争时候是天选之地,战争一来,这就是块顶级烂地。

    维京人天天攻打西葡地区,全是沿海,大楚守住海峡就行,陈国无处可守,只能被人家蹂躏。

    朱见溽可不是个吃亏的性子。

    你丫烧杀掳掠我,我打不着你们这些野人,那我们就打英国和荷兰,要死大家一起死。

    法国交给楚国。

    然后三国就倒了血霉了。

    陈国化身强盗,天天登陆烧杀掳掠,无恶不作。

    英国还好点,毕竟底子厚,沿海地区被干了就干了,还有核心地区呢。

    荷兰不行啊,我就这么一块烂地,还是个烂泥塘,泡在水里的国家,靠着填海造陆,一点点获得的土地。

    就这么个烂地,天天被登陆。

    海上马车夫也没用了。

    大明断了和荷兰的联系,只要欧洲任何船支出没,都会被击沉,沿海各国都在打击欧罗巴商船。

    国际贸易断了,荷兰就变成个彻头彻尾的农业国,不,他们连肚子都填不饱,只能一点点填海造陆,泡在水泡子里勉强活着。

    还得被陈国人袭扰呢。

    不大点的地盘,天天被蹂躏,几个月后,荷兰人就躺平了。

    国内什么都没有了,都被烧光了。

    大批大批人钻进烂泥塘里,眼看着农作物被烧,房屋被烧,除了咒骂荷兰皇帝外,没有别的办法。

    为什么要打仗?

    荷兰人发出怒吼,为什么要和大明发动战争?

    以前我们是海上马车夫,赚大明的钱,他不香吗?

    为什么要和大明开战,为什么要加入什么欧联体?为什么啊!

    荷兰人发疯了。

    荷兰政府也躺平了。

    德皇担心明人耍赖,他们开始防备沿海。

    法国也倒霉啊。

    法国丢掉了地中海领土,地处大西洋的比斯开湾领土还在呢,那么大的地盘,成了大楚的后花园。

    德皇也不管啊,德皇只守自己家门口。

    路易十二只能派人去和大楚讲和,大楚使臣说,要求维京人停止劫掠,否则各国都没好。

    德皇一听是这个条件,立刻下旨,让维京人消停点。

    然而,维京人天生强盗,你断他们的财路,他们立刻背弃欧联体,居然来抢德国沿海。

    德国人布置的陷阱,都送给维京人了。

    维京人的装备远远无法和文明社会相比,真的操蛋了。

    维京人恨死德国了。

    英法荷同时倡议,要求把维京人踢出欧联体。

    现在德国看维京人也是咬牙切齿的。

    因为维京人发现个好处,明人也打不着他们,他们不怕冷,也不怕恶劣的自然环境。

    那么维京人凭什么听狗屁德皇的,你们都是我们的奶酪,我们想吃的时候,就下山来吃,不想吃的时候就回去。

    卡马尔联盟元首特罗勒,居然自封为皇帝了。

    和德皇平起平坐。

    甚至,还给德皇下旨,对欧联体指指点点的。

    把德皇气炸了肺了。

    卡皇也不管国内分裂在即,也不管别人怎么看,反正我就是皇帝,我就是牛鼻。

    陈国百姓管北欧海盗叫维寇,和倭寇差不多。

    欧联体刚成立一年,就分裂出去一个。

    但欧联体本身实力并没有下降多少,看看明匈战争就知道,德皇增兵五十万后,胜利的天平渐渐向欧联体倾斜。

    朱见溽将自己二儿子朱佑枬分封去丹麦,专门去和维京人掰腕子。

    朱佑枬是朱见溽儿子中最有军事天赋的一个,也是陈国中最能抵挡维京人的王子。

    封去丹麦,也是给德国佬找麻烦,一举双得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