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各国没乱,那是因为有他爹朱祁钰镇着。 等他爹一死,各个藩国肯定打出狗脑子。 如果太子朱见淇能继续不遗余力的支持藩国,大明的宗主权尚能维持几年,可太子明显自私,不愿意支持弟弟、侄子们。 那么,老皇帝一死,藩国就得打起来。 都是利益之争,兄弟情算什么啊。 朱见漭看得通透,大商迫切需要一个出海口,然后从大明源源不断索取好东西过来,等到战争开始,他就立刻关闭港口,撤回本土。 这几年运人越来越多,得益于中华江的开辟。 大魏也在大明支持下,中华江和鄂毕河开始为中亚地区输水,大魏占据了水资源,成为中亚中最大的国度。 说来说去,一切都是母国在发力。 一旦老皇帝死了,大明肯定不会再如此无私的帮助藩属国了,必须得趁着老皇帝活着的时候,捞足好处。 朱见漭占据圣彼得堡后,本想继续吞并波兰领土。 却被顾鼎臣劝住。 大商领土有充足的战略纵深了,现在需求的是港口,而非波罗的海上的土地。 这块爱沙尼亚的地盘,正好可以封给老二朱佑槮。 朱佑槮很像汉王,是个顶级将才,朱见漭打仗,朱佑槮和朱佑椆帮助最大,老四朱佑棅和老大朱佑梐一起治国。 大商从无到有,和朱见漭四个儿子关系很大,按照功劳论的话,老二朱佑槮功劳最大。 所以,封国的事必须提上日程。 朱见漭和他爹一样的性子,恨不得将所有土地都收进大商。 但儿子的想法也必须要考虑。 朱见漭招来朱佑槮,想将爱沙尼亚这块地封给他,朱佑槮却给他两个字,呵呵。 朱见漭抡起鞭子就抽他,这是个什么玩意儿? 他家几个小子,都是皇帝养大的,在宫中养着的,所以朱佑槮不怕他爹。 “这上面,你想要多少,你老子给伱打下来多少。”朱见漭指着芬兰、瑞典的领土。 “爹,您把这块烂地给老四吧,您给儿子十万大军,儿子把波兰打下来。” 朱佑槮想要波兰。 朱见漭没抽他,反而认真思索,这个面条军,肯定是要干死的,波兰人也没必要存在的。 只是,他听说宫中尚有两个皇子未封,皇帝估计也打量东欧这块地盘呢。 可欧洲没一个善茬,那两个小的能支撑起来吗? 他二儿子是个顶级将才,他爹就说过,老朱家最能打的就是朱佑槮,一度想封朱佑槮为汉王。 汉王这封号克侄子,为了朱佑梐的儿子着想,还是没封。 可见皇帝当初多么喜爱这个孙子。 朱见漭请顾鼎臣商量。 顾鼎臣却担心奥斯曼和德国,这两个国家都对波兰虎视眈眈,都是强国,担心朱佑槮搞不定。 “这不怕,咱儿子别的不行,打仗水平一流,我大商精兵百万,最不怕的就是打仗。” 朱见漭打定主意。 把朱佑槮分封去波兰。 但封号得请示大皇帝,还得请大明往这边移民,再派雄兵十万,以及装备等等。 朱见漭立刻写信,遣使回国。 而这时,奥斯曼陈兵打波兰的消息,传到大商。 朱见漭派出夜不收,日夜要看到战报,他要看看,奥斯曼军力到底如何。 大商直接吞并爱沙尼亚,在波罗的海拥有一个完整的出海口。 尔后,占领拉脱维亚和立陶宛,因皇帝讨厌立陶宛,朱见漭把立陶宛上下都给屠了,连只鸡都不剩。 将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合并,建立封国,封给老三朱佑椆。 本想把老四封去芬兰,老四不愿意去苦寒之地受苦,他想要白俄罗斯。 而这块地盘,可是朱见漭心心念念,吞并进大商的领土。 但是。 顾鼎臣却劝他,哥萨克要比白俄更有吸引力,这块地方也是波兰和立陶宛联邦管辖的地盘。 这块黑海北面的大平原,乌克兰平原。 现在还没有这个词汇,这里只是一群游牧的野人,哥萨克骑兵就出在这片平原里。 哥萨克骑兵,绝对是各国都想争的,这块东欧大平原,是种植庄稼的宝地。 和这块比起来,白俄反而可有可无。 封给老四也可以。 大商盘算着扩张领土。 奥斯曼却联合匈牙利,联合攻打波兰。 倒霉的是,德国不宣而战,也进攻波兰。 波兰瞬间四面楚歌。 大商立刻吞并波兰波罗的海北岸的三国领土,最倒霉的是立陶宛,这个和波兰的联邦国家,因为大皇帝不喜欢,直接被夷平。 据说,大商动用一万门重炮,轰平了立陶宛首都。 立陶宛都没明白过来,就被灭国了,连个求饶的机会都没有。 东欧四个强国联军,波兰本就不强,分分钟被灭亡。 到了景泰五十五年,波兰投降。 大商、奥斯曼、匈牙利因为领土纷争,在波兰本土上打出狗脑子了。 德国本想见好就收,但大商竟然派兵攻打他的本土,逼迫德国参战,四国在波兰本土上战争。 波兰人受不了啊。 你们打就打呗,征我们当仆从军干什么啊? 尤其是大商,征了十几万波兰军,用来填平战壕。 各国都跟着征,四处抓波兰人,抓起来当炮灰用,波兰人口暴跌,男人被征走当炮灰,女人自然就要进安慰营了。 四国角力。 波兰最倒霉,但这个国家还在犄角旮旯藏着,苟延残喘呢。 而最先退出战团的是匈牙利,因为奥斯曼玩假道灭虢的好戏了,匈牙利本土被攻打。 奥斯曼却大呼冤枉,说是商军扮演的奥斯曼军,奥斯曼绝不会伤害盟友的。 照这么看,偷袭德国本土的,也未必是商军,更像是奥斯曼的手笔。 这次大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。 但匈牙利退兵态度坚决。 大商在他们国内散布独立的谣言,国内民心不稳,大有分裂的迹象。 同样的伎俩,奥斯曼国内也上演。 赛利姆却不肯退兵。 这一仗,是他继位后的第一仗,最重要的一仗,不容有失。 而德国最操蛋。 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领土了,却陷入战争泥潭。 战争整整持续一年,景泰五十六年,三国签订停战协定,划分利益版图。 对于波兰实行共管。 第一次波兰战争落下帷幕。 转过头来,奥斯曼就对匈牙利进行最凶猛的攻击。 大楚参战。 这一年来,大楚得到了奥地利,势力辐射进入巴尔干半岛,并开始垂涎匈牙利的领土。 奥斯曼还邀请大商参战。 而大商对匈牙利帝国没有想法,现在是先怀柔吞并的领土,然后分封封国。 皇帝已经给波兰定为大齐,朱佑槮获封齐王。 拉脱维亚和立陶宛,定为赵国,封朱佑椆为赵王,并将波罗的海上的库雷萨雷和希乌马岛封给赵国,允许赵国向瑞典扩张。 北面冻土,赵国有权利扩张。 封朱佑棅为鲁王,封地是白俄,至于能得到多少地盘,看朱佑棅的本事了。 对皇帝这样划分区域,朱见漭十分满意。 他儿子少,但孙子多呀。 他打算把白俄、乌国西部地区拿出来,分封给自己的孙子们。 朱见漭是打算将东欧打造成大商藩国圈。 大商居中调度,做天朝上国。 他和他爹不一样,他享受万国来朝。 在中枢时,每次万国来朝,都是他负责接待,他很享受外夷跪拜的滋味。 所以,大商建立诸侯国后,他立刻让诸侯王来朝拜他这个大商皇帝,虽然都是自己儿孙,但这种感觉爽啊。 就是商太子朱佑梐心疼啊,那都是我的领土啊。 朱见漭压根就不考虑大儿子的意见。 大商和大隋,在里海与黑海中间,建立四个小藩国,两国各出两个皇子,各领一国,成为两个大国缓冲带。 这几年,大隋深耕里海南岸疆土。 朱见汐有十二个儿子,封去阿拉伯地区两个,一个是巴林,一个是卡塔尔。 他现在最想要的,是奥斯曼一块本土,连接黑海。 这样一来,他就占据三个海,里海、黑海、波斯湾。 有充足的战略纵深,又有石油优势,这是大隋成为大国的根基,最好再能占据地中海,雄踞四海,那大隋就彻底崛起了。 几年来,他和父皇通信不断。 他父皇准备在临死前,掀翻奥斯曼帝国,给藩国足够的生存空间,现在国内正在练兵。 让大隋、大商、大楚暂时蛰伏。 景泰六十年之前,就和奥斯曼打仗。 朱见汐担心他爹身体,他爹眼看八十岁了,谁知道还能撑几天,一旦没有他爹的支持,大隋可就岌岌可危了。 所以,这次波兰战争,大隋并没有参战。 大商对大隋十分不满。 但没办法,朱见汐太了解赛利姆了,如果大隋参战,奥斯曼兵锋一定会对准大隋。 其实,大隋版图已经陷入瓶颈了。 无法向外扩张,阿拉伯地区有两个王,皇帝不许他向同宗兄弟下手,而高加索地区是和大商共有的。 他只能向奥斯曼帝国扩张。 所以朱见漭骂他没有先见之明,早晚都要翻脸的,何不趁机吞并奥斯曼领土? 奥斯曼为什么频频发动战争? 不就是转移内部矛盾嘛。 奥斯曼已经不是之前那么强盛了,只要一次战败,国内诸多矛盾就会集中爆发出来,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。 现在大商、大隋、大楚都和奥斯曼接壤,未来还会有齐鲁两国,完全可以合击奥斯曼。 朱见汐还是不肯松口。 大楚和联军奥斯曼,攻打匈牙利,他也可以进来分一杯羹的,但他不敢呀。 练兵再多,也不如打一仗。 大隋眼睁睁地错过战机。 而封在北阿的卫王朱见渌,却写信给朱见汐,认为现在奥斯曼内部空虚,现在是攻打奥斯曼的最好时机。 卫王可不想在沙漠里吃沙子,他想拿一块适合生存居住的领土。 封在南阿的英王朱见潭就操蛋了,全是沙漠,严重缺水,石油再多也不顶水喝啊。 卫王还有拿下绿洲的机会,英王是没有机会了。 此时,奥斯曼主力在匈牙利战场上交战正酣,取得压倒式胜利。 同一时间。 大隋忽然出兵,联合卫国、大楚、大商,兵进奥斯曼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