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1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,挡住历史的惯性!-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朱祁钰对他的支持很满意:“你不支持朕,朕也不会把你怎么样的。”

    “臣知道陛下爱臣之心,但只要为大明好的事情,臣愿意赴汤蹈火。”

    于谦当然知道,皇帝在这个当口,不会擅杀大臣的。

    但是,以皇帝小心眼的个性,此事无论成与败,他都不会得到重用了。

    就如袁绍手下谋士田丰一样,早晚没好下场。

    “此事若败了,朕会什么下场啊?”朱祁钰莫名其妙说了这么句话。

    于谦苦笑:“大不了回京师,过几年再去一次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!”

    朱祁钰大笑:“那朕就实行最严厉的海禁,把所有沿海百姓迁回内地!并向西开拓,把江南百姓全移去西北!”

    于谦忍俊不禁。

    但是,若败了,怕是要换个皇帝了。

    士绅的反扑是恐怖的。

    “陛下,十万大军不够。”于谦既然支持,就要站在皇帝角度考虑问题。

    “如何不够?还有任礼、王诚、李震、欧信、杨信、胡豅等人军队,合计二十多万。”

    于谦却摇了摇头:“陛下,驻扎在江南的军队,未必可信。”

    果然,于谦和皇帝想一起去了。

    江南士绅的渗透能力太强了。

    看看南京保卫战,倭寇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攻打南京,各个卫所都被渗透成筛子了。

    于谦像是意识到什么:“陛下想调胡军南下?”

    孙原贞将一万胡骑,安置在万全都司。

    还有安置在宁夏、热河等地的胡人,皆可用。

    朱祁钰嘴角翘起:“什么都瞒不住邢国公啊,没错,朕要大用胡骑,随朕南下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胡骑容易受贿赂,不会忠心用命的。”

    于谦分析:“您在江南时间越长,胡骑被渗透得就越快,臣以为,当不停调换戍卫,使用轮值制。”

    还得看专业人士。

    朱祁钰眼睛一亮,大明兵卒二百万,南京驻扎的军队高达二十万到二十五万之间。

    而皇帝带去十万人,共三十五万大军拱卫皇帝。

    如果使用轮值制。

    三个月一轮,从各地盲调。

    江南士绅能力再大,也不可能将天下兵卒都渗透了吧?

    而且,还有朝鲜、哈密、安南兵可用。

    “这个办法好。”

    还可借机,拿回云南黔国公手中的兵权。

    魏国公和定国公被削爵,黔国公上了请罪书,虽早在预料之中,却让皇帝不爽。

    黔国公府虽忠心,那是因为皇帝没动云南这块蛋糕。

    如果皇帝要纳入中枢呢?

    黔国公还会忠心吗?

    此事,还需试探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以为可多用安南、朝鲜、哈密兵,以及胡骑……”于谦笑而不语。

    让他们去和士绅火并,趁机消耗掉。

    朱祁钰颔首:“邢国公支持朕,让朕增添了几分胜算啊。”

    “若败了,朕如丧家之犬一般,回到北京,邢国公切莫笑话朕啊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的深意是,皇帝若败,你于谦得让朕安然回京。

    于谦心头一跳:“臣必亲率大军,去接陛下回銮!”

    “有邢国公这句话,朕心中有数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微微点头:“朕敬你一杯。”

    这顿饭吃得于谦心惊肉跳,结局还是完美的。

    安了于谦的心,也说服得到于谦的支持。

    虽然没明说,于谦一定知道,朱祁镇登基,他是什么下场,所以他会看死朱祁镇的。

    九月初二下午。

    李瑾、毛胜、郭登等人抵达京师,皇帝又诏见嘱咐一番,让他们全军休整一日,明日启程。

    倒是舒良,抱着朱祁钰的腿哭了半天。

    “皇爷,奴婢操练了3732个兵卒,个个都是精锐,个个都能皇爷靖忠!”

    朱祁钰十分满意:“你单独编成一营,隶属于御马监,做朕的亲军。”

    禁军二十六卫是不动的。

    他们继续负责戍守中枢、皇城、以及北京城外的重要城池。

    “奴婢遵旨!”

    冯孝、舒良随侍。

    又从谈允贤宫中的女医官里,调了五十人随侍,还有朝阳学社里的学生,全部随侍。

    宫中的侍卫,调了大半随侍,都是青年才俊,皇帝也是历练他们,也是把他们外放出去,代替皇帝,看一看地方情况,然后禀报给皇帝。

    九月初三,九点钟。

    皇帝的銮驾从紫禁城出发,在新修的通惠河港口登船,并不走运河,而是走山东、河南、中都、江苏,抵达南京。

    御驾船队有三千艘船支,两千艘战船,合计五千艘。

    船速行驶速度偏慢,骑兵则在沿岸奔驰,拱卫龙船。

    而且,龙船有三十三艘,外军并不知道皇帝会住在哪一艘上,皇帝会随机住一艘。

    范广执掌全军,郭登担任副手。

    李瑾和毛胜,率领两岸骑兵。

    后宫之中,谈妃和胡妃,以及陈献章的女儿,宋淑清四人随侍,因为其他嫔妃都有身孕,无法出行。

    两宫太后和常德公主,皆在船队之中。

    浩荡的船队,如花芯一般,将龙船拥簇其中。

    正常走水路,是不用途经山东的。

    皇帝就是想去山东看一看。

    山东百姓安家立业,夜不闭户,如世外桃源一般,朱祁钰想看看,朱英有没有夸大其词。

    其实,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信号。

    朱英的督抚之功,皇帝记在心里,让天下百官竞相效仿,千金买马骨罢了。

    而船队停靠的第一站,是天津。

    天津,是水师基地。

    从景泰九年开始督建,如今已经蔚然大观,景泰十年初,这里云聚二十万兵卒操练。

    而操练六个月后,水师就要从江到海,适应战争。

    所以,在景泰十年四月份之后,天津水师先沿江清剿水匪,然后就出海,在渤海湾里打仗、磨砺。

    此次皇帝南巡,征召两万水师随驾。

    而在朝鲜。

    王越正在和女真部商讨。

    李满住只想回家,不想南下,不是多想家,而是怕热。

    女真人都怕热。

    他们喜欢寒冷的北方,对炎热的南方,畏惧如虎,尤其是女真兵,被困在朝鲜,经常在营房里面哭。

    李满住担心军队哗变,干脆将军队放出去。

    这些人发疯似的,在朝鲜各地展开屠杀。

    要不是蒋琬、毛忠、王越同时挤压,朝鲜中部,就被女真人杀光了。

    李满住只能把董山、凡察等人召集起来,一同商讨。

    “南下!”

    董山道:“决定权不在咱们手上,只有南下一条路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就占据这里,大明能把咱们怎么样?”伊澄巨冷笑。

    董山报以傻叉的眼神:“伊澄巨,等咱们把朝鲜人杀光了,吃什么?用什么?”

    “再说了,你擅自放军队出去屠杀朝鲜人,已经让朝鲜军不满了。”

    现在的董山,已经羽翼丰满。

    他被放在朝鲜东部,最穷的地方,结果就他没有被明军攻打,他趁机收降大批朝鲜败兵,如今拥兵三万,实力雄厚,战斗力最强。

    “不满就不满,一群奴才,还敢反了不成?”伊澄巨嘟囔道。

    “闭嘴!”

    李满住怒喝,他九个儿子,被明军杀了四个,招降了两个,如今只剩下三个了。

    他看向女婿凡察:“凡察,你说呢?”

    “只能南下了。”凡察被赶到东边后,大肆扩充实力,如今已经有十万户,兵卒近五万,但多是民夫,未成建制。

    反倒是李满住势力最小,他招降朝鲜兵最少,但是奴才是最多的,他把二十余万朝鲜百姓变成了他的奴才。

    李满住颇为无奈:“咱们再也回不去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丈夫四海为家,要家何用?”董山反正也没家,他最光棍。

    去倭国也好,起码没有明军在后面追着打屁股。

    “那就南下吧。”

    李满住很无奈:“但是,我们部族的人口,必须要带走,董山,你脑袋灵光,你去谈判。”

    他所谓的部落人口,就是这些朝鲜人。

    李满住第八子亦当哈不满意:“爹,我去谈!”

    “你个屁,你会谈啊?”

    李满住看向董山:“争取多多带走丁口,咱们去倭国,建立大金!”

    董山很清楚,李满住的好儿子都死了,剩下三个废物,成不了大气候,所以为了制衡女婿凡察,就拉拢董山。

    但是,董山可是凡察的亲侄子。

    两个人的矛盾,是真是假?很值得商榷。

    董山亲率大军,南下元山,然后派遣使者和王越谈判。

    王越正在为朝鲜人口发愁呢。

    朝鲜这破地方,人太多了。

    以大明的财力,根本养不起的。

    所以,董山要求,要带走驻地的丁口,王越立刻答应下来,凡女真各部驻扎的城池,所有人口皆归女真所有。

    王越还派人加了一条,女真走后,只留城不要人。

    意思是说,老弱病残,屠了。

    大明提供南下船支,并可提供一部分军粮。

    双方在八月中旬达成协议。

    女真部开始搞屠杀,强制吸纳人口并入女真,尤其是懂使用船支的朝鲜人,被女真部大规模收留。

    九月初,女真部南下。

    毛忠和蒋琬,同时南下,女真让出来一座城池,大明驻入一座城池。

    孙可法看在眼里,立刻发现了机会。

    他找到驻扎在忠州的陈韶,请陈韶调给他一千骑兵。

    陈韶率领的都是步军,守城用的明军,哪来什么骑兵啊?

    孙可法让陈韶帮帮忙,从王越手中去借,最好借都喜手下的女真兵。

    “你要干什么?”陈韶猜到了孙可法的目的。

    “遂安伯,这是陛下交代的任务。”

    “朝鲜流民甚是懦弱,不敢冲击士绅的庄园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下官才有此想。”

    “反正女真人南下,正好给咱们清洗南方士绅的机会,如此一来,整个朝鲜,就彻底并入大明了。”

    “而这吞并朝鲜之功,您遂安伯也有一份不是?”

    陈韶皱眉:“那你怎么不直接去找王督抚啊?”

    孙可法不好意思说:“王督抚不见下官。”

    “你又做什么事了?”陈韶太认识孙可法了,当初皇帝还让他亲自管教孙可法了呢。

    结果,这个孙可法,差点把军营给点了,陈韶只能把他送回家了,孙原贞把孙可法吊起来抽。

    孙可法不说。
    第(2/3)页